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境外转移、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把化解过剩产能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力争尽早取得实效。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在于,产业链上游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产品的原、燃材料,做到分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产业的整体附加经济价值。
3、节电与发电
合理用电,节约用电,以及将一些废弃能源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节电:很多工矿企业的大型机电设备因为工艺生产的原因存在着严重的耗能现象,其节电率在经过专业节能改造后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大都在20%以上,综合国家众多的工矿企业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能源财富。二,余热发电:我国有着最大的煤焦化产业,有着在数量和产量上都占世界前列的冶金钢铁行业,水泥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 余热,烟气,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是对能源的重大浪费也是对环境的重大污染,如合理采集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获得大量的电能促进能源的再利用。目前国内一些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如山东耀节能,北京中科宇杰等,中节能等在节电与余热发电领域通过对用能企业宣传节能知识,提供节能技术,投资项目资金,设备等方式来不断促进节电与余热发电的发展。
4、技术创新
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工业设计被称为“创造之神”、“富国之源”。生产性服务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有助于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实现节能减排。创意设计、核心技术、销售渠道、品牌位于产业利润的金字塔顶,研发设计的缺失导致中国战略缺失。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一直为中国的薄弱环节,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之软实力必需确立研发设计战略。 中国设计创意产业中,工业设计是最具潜力领域之一,同时最需迫切发展的也是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改变中国经济“全球制造工厂”角色,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工业设计公司凭借智力创造附加值,处于产业链上产品设计研发领域,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设计附加值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但当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时,企业只有靠加大产品工业设计含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引入工业设计,延展工业设计产业链,构建产品完整生命周期产业链,促进整个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
中国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之后已将工业设计列为政策资金等重点支持的高技术服务业,中国鼓励工业企业将可外包的设计业务发包给工业设计企业,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工业设计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工业设计企业开展业务。杭州良宇工业设计公司之工业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理念切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趋势。世界经济转型期工业设计公司肩负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变“世界工厂”角色、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担。
工业设计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综合品牌价值的关键手段。对低利润的制造业来说,工业设计不仅可以为企业提升品牌美誉度,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应变能力,工业设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品牌维系其消费者忠诚度的工具。当技术同质化时代来临,工业设计将开始代表着企业的质量水平技术水平,成为制造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工具,制造企业市场策略的重要延伸。良宇工业设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工业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筹码,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5、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
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通过超常规手段防治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部已经把PM2.5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确定为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推动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并承诺及时准确发布监测信息,不打折扣,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共同防护。
节能减排虽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目前落实还存在不少障碍。
1、产业结构不合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偏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我国产业结构没有朝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方向变动。近年我国以增加供应为主要目的建设的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建材等项目相继上马,势必增加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增大节能减排的压力。
2、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转化为节能减排绩效需要一个过程
节能降耗一直是我国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重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节能成绩是在粗放经营、浪费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只有大约10%。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3、政策和投资的滞后效应
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一些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能源消耗总量的持续增长,又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4、地方保护主义
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与政策导向相悖的问题:一方面中央决定、政府文件给出的节能降耗的行政信号十分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争先恐后上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对国家要求关闭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小企业的规定置之不理。
为了化解现实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寻节能减排的有效路径: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无疑会降低单位GDP能耗。但在现实中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要使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应,防止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问题。
2、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开发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3、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改变GDP等于发展、重化工就是工业化等片面认识,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4、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环境问责制,将环境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主的战略环评,从发展的源头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
5、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效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6、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首先,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当前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自然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使经济增长可持续,缓解巨大的环境压力,必须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增长。节能减排就是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最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排放废弃物,从而真正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困境。
其次,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07年以来,从世界环境日、八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到夏季达沃斯峰会等,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几乎是逢会必谈的主题。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依然是我们的主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因为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我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最后,节能减排倡导正确的政绩观
2013年8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中透露,今年下半年全国省级领导班子换届,节能减排工作将成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这就表明,干部考核中节能减排指标的硬化,将塑造一个崭新的政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