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

wowo02-18发布在栏目【财经】【经济】 已阅0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概述
  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学说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在理论上具有更多的互补性而非歧义性。
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际价值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在一国范围内,商品的价值是由国内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各个商品生产者相互之间交换劳动产品,必须以各自商品的价值量为依据。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是劳动时间,外在尺度是本国货币。由于各个国家商品生产的条件各异、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有别,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价值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内部生产的商品价值,仅仅表现为国别价值。显然,国别价值是各个国家内部商品交换的依据。一旦商品越出国境,进入世界市场,情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马克思说:“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但在这里,商品作为价值进行交换的依据已经不同。在世界市场上,交换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这时交换的依据就不再为国别价值,即不再取决于各个国家内部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国际价值了。衡量国际价值的内在尺度为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外在尺度为世界货币。可以说,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而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实际上也就是指在一般条件下,国际上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尽管商品的国际价值与国别价值一样,其价值实体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但它所代表的已不再是个别国家的抽象劳动,而是作为世界市场上参加贸易的一切国家的共同劳动所含的抽象劳动,具有普遍的国际意义。“因为对外贸易才把它里面所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这种劳动.将表现在无限系列的不同诸使用价值上。”随着商品越出国境,进入世界市场,一国商品的国别价值也就转化为国际价值。这种转化,是通过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
  2.国际价值的基础
  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当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商品价值也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价值。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也是国际价值的基础。马克思早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就说过:到了机器大工业时期,“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新的相适应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机器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所代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商品生产”。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揭露了国际分工给原料出口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种贸易在主要出口原料的国家里却加深了群众的的贫困”。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论述了国际分工对不同国家所带来的影响:“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是,从历史上看,国际分工还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它“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3.影响国际价值的要素
  首先,劳动强度是影响际价值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国家不同,劳动的中等强度也就不同;有的国家高些,有的国家低些。于是各国的平均数形成一个阶梯,它的计量单位是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因此,强度较大的国民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国民劳动,会在同一时问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而这又表现为更多的货币”。
  其次,劳动生产率对国际价值也具有重要影响。劳动生产率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等等。马克思分析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说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既可以增加商品的总量,又可以降低单个商品的个别价值。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在世界流通领域经过交换,“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同一种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必然存在着差别。由于各国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不同,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数量就不同,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国际价值量。
  马克思说:“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还会由于下述情况而发生更大的变化:只要生产效率较高的国家没有因为竞争而被迫把它们的商品的出售价格降低到和商品的价值相等的程度,生产效率较高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强度较大的劳动”。马克思还作如下比喻:这好比一个工厂主采用了一种尚未普遍采用的新发明,他卖得比他的竞争者便宜,但仍然高于他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出售,就是说,他把他所使用的劳动的特别高的生产力作为剩余劳动来实现。因此,他实现了一个超额利润。马克思还进一步阐述了劳动生产率与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越发达,那里的国民劳动的强度和生产率,就越超过国际水平。因此,不同国家在同一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同种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国际价值,从而表现为不同的价格,即表现为按各自的国际价值而不同的货币额。所以,货币的相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较发达的国家里,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太发达的国家要小”。
  4、国际价值的转型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中,只初步研究了国际价值问题,没能进一步深入研究世界市场上国际价值的转型———国际生 产价格问题,但是,马克思关于一国范围内的价值转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国际价值转型问题的思路。恩格斯早就明确指出:“生产价格适用于国际贸易”。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前,在国内商品交换中,商品是按照价值进行交换的,价值一直是价格运动的中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相应地,商品的价值(c+v+m)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此后,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围绕转型价值——生产价格上下波动。马克思认为: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价值规律才会改变其发生作用的形式,商品才会按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交换。生产价格形成后,尽管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能高于或者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剩余价值总量同平均利润总额还是相等的,商品的价值总额也是同生产价格总和相等的。因而从全社会来看,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实际上就是按价值出售。
  随着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利润率的平均化不再局限于国内。在国际市场上,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依然要发挥作用,因为资本“意识到自己是一种社会权力;每个资本家都按照他在社会总资本占有的份额而分享这种权力”。在马克思看来,激烈竞争引发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最终将导致世界市场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从而商品的国际价值也就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尽管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受国家利益的影响,各国难免都会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导致竞争规律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充分展开。在这种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上,生产要素不能象国内市场上那样自由流动,但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是势所必然。国际价值的实现。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世界市场的产生是生产力及其交换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发展是与资本相联系的,是资本本身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在这里,从绝对剩余价值或绝对剩余价值劳动的角度来看,也就是造成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作为自身的补充;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而世界市场的拓展,反过来又会有效地促进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化,促进国际价值的实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对外贸易,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但是,马克思也认为,世界市场的充分发展必然使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相应地展开,危机则是这一切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那么,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国际价值如何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在国内市场上,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只有转化为社会劳动,交换才能成功,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在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国别价值只相当于个别价值,而商品的国际价值就是它的现实价值。由国别价值到国际价值的转化,同样是通过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
  马克思还论述了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商品交换问题,他说:“一个国家的三个工作日也可能同另一个国家的一个工作日交换。价值规律在这里有了重大的变化,或者说,不同国家的工作日相互间的比例,可能象一个国家内熟练的复杂的劳动同不熟练的、简单的劳动的比例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富有的国家剥削比较贫穷的国家”。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比较发达的国家“投在对外贸易上的资本能提供较高的利润率,首先因为这里是和生产条件较为不利的其他国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竞争,所以,比较发达的国家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自己的商品,虽然比它的竞争国卖得便宜。只要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劳动在这里作为比重较高的来实现,利润率就会提高”。
国际价值论在马克思国际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内部经济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离开劳动价值论,就不能科学地说明价值规律及其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经济关系的本质联系。同样,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也应建立在国际价值论的基础上。从马克思的“六册计划”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应该是这种贸易为什么会发生?国际贸易会怎样影响贸易国双方的国内生产?在国际贸易中交换双方在利益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等这样一些问题。因此,马克思在写作计划中说到这一册研究的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通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表现出来的,而这首先要回答这种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从供求关系来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从发挥本国较丰裕的资源优势来回答这个问题,有的从产品使用价值的差别来回答这个问题。李嘉图从交换是否会给一国带来更多的利益来回答这个问题。马克思是准备从“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但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不同于其在国内的应用。在国内,商品的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国际交换中,不同国家的生产者生产的同一种商品,花费了不同的本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又只能按同样的价值出卖,就是说,在国际交换中各国生产的同种同质量产品只能有同样的价值,这个价值又是怎么决定的呢?于是马克思提出了国际价值的概念。可见,按照马克思一贯的思想,要说明国际贸易中的关系,首先必须搞清楚国际价值的决定问题。也就是说,国际价值论是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再看马克思写作计划的第六册“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各国在对外贸易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际市场。广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在各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国际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世界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这样的世界市场上,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生产者国家的关系。”
  从马克思“六册计划”的结构和马克思的一贯思想来看,第六册指的无疑是广义的世界市场。他认为在这个世界市场,“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只有市场发展为世界市场,才使货币发展为世界货币,抽象劳动发展为社会劳动。抽象财富、价值、货币、从而抽象劳动的发展程度怎样,要看具体劳动发展为包括世界市场的各种不同劳动方式的总体的程度怎样。”马克思认为,在这个作为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体的世界市场中,“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因此,在马克思的写作计划中,《世界市场》册所要研究的是“世界市场和危机”。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因此,“世界市场危机必须看作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
  既然马克思把世界市场看作“资产阶级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即看作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那么,要分析世界市场的经济运动规律和由此产生的世界市场危机,就同样不能离开国际价值规律运动,不能离开国际价值论。因此,我们可以说,从马克思的一贯思想和他的写作计划来看,国际价值论都应当被看作是马克思的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的基石。因此,国际价值论的研究对进一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价值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世界市场的实际含义在历史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当今的世界市场上也得到了历史上最充分的表现。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关系理论流派,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和各种新现象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地产生,这些理论观点对各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对外开放已取得极大进展,我国经济已在很大程度上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完整体系和一贯的经济思想出发,在马克思已经完成的著作中,挖掘、整理出符合马克思的思想的国际价值论,用之于解释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对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如何使我国经济在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到更快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100多年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出现了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特点。与新科技革命紧密联系的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同时对世界市场上国际价值及其规律作用的发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跨国公司的发展,为国际价值职能在更大范围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
  跨国公司成为当今世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最主要方式和手段。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控制了全球总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以及国际直接投资额的90%,国际技术转让的80%和科研开发的90%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这一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生产产生了深刻影响: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组织生产,促进了各国间货物、服务、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跨国公司以全球市场作为操作平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金、技术、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以及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投放到其他国家,把生产过程分散到世界各地,将本地化生产与本地化研发纳入全球生产、供应和研发体系,实现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采购和销售的全球优化配置,从而使世界各国市场成为全球市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之间组建战略同盟,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生产布局,使生产的社会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高度发展,使各国生产处于更加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之中,这就把各国的生产联结成统一的国际分工基础上的商品生产世界体系。
  跨国公司在国际范围内根据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特点与优势来分工协作,组织生产。它在迅速推动国际商品流动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国际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发展,从而为国际价值职能在更大范围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
  2.科技革命与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国际价值规律作用在更广阔领域的发挥提供了技术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使得经济活动的国际界限逐渐模糊,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已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世界经济正融合成全球一体的“网络经济”。
  信息化带来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在瞬间传递大量的经济与技术信息,大大方便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国际互联网的形成,可以为大公司、大 财团快速完成生产经营的统一组织与指挥,使先进国家的生产力向全球扩散,为生产国际化与经营跨国化创造良好条件;信息化带动的网络贸易,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交易双方的限制,形成了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了货币电子化和金融系统网络化的进程,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为巨额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提供了极大便利,从而使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大大加快。
  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资金、货物和服务的数字化交付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商品、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跨国交易的流通费用,节约了交易成本;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创造了新型的交易方式,出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商务等便捷的电子化贸易手段,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扩散与辐射。而全球信息网络的开通,使数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国际金融业务变成只是一种信息符号之间的流动,在举手之间即可完成。
  3.世界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为国际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了市场平台。
  战后,随着生产力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国际贸易空前发展,世界市场的发育也日趋成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仅已形成体系完备、反应灵敏的高效率的市场机制,而且市场结构也日趋复杂化。
  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涌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使世界市场的国家构成发生了变化,即世界市场已不是原有的单一的资本主义市场,而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体系所组成。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向市场经济转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向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机制过渡,从而大大拓展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就商品市场而言,其类型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外,还出现了补偿贸易、租赁贸易、加工贸易等国际专业化协作市场。与此同时,世界市场的垄断也日益加强,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公司成为垄断资本统治和争夺世界市场的主要形式。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过渡提供了中介条件。
  战后,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国际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地理位置相邻的国家,相继组成了结合程度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整体组织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这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共同点是对内实行各种经济优惠政策,对外设置共同的经济壁垒。特别是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组织,利用其科技和经济的优势,强化各种经济壁垒措施,保护和获取集团利益,客观上造成了统一世界市场的分割,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尽管区域经济集团实行内外有别的原则,但是在区域集团内部实现生产要素即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四大自由流通,有效促进了价值规律在区域内合理配置资源。因此,我们可以把区域经济合作看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其实,这种局部统一的地区性世界市场也象国内市场一样,既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又有别于世界统一市场。在这些区域性市场上,往往会形成本区域经济组织范围内商品独有的有别于国际价值的区域性国际价值,这种区域性国际价值的形成实际上是国别价值转化为国际价值的过渡阶段,为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过渡提供了中介条件。
  5.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国际价值职能的发挥设置了政策障碍。
  世界市场是反映流通领域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范畴。如同国内市场要受到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相关政策的制约和影响,世界市场也要受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和相关政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在世界市场上,虽然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是受国际价值规律支配的,但是,各国政府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措施来影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
  战前,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高达50%左右的关税极大地阻碍了商品的国际流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割裂了世界市场,也使各国的利益受到相应的损害。战后的1947年,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签订关贸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在此后的五十多年间,该组织致力于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其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量的90%以上。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关税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取并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作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以限制别国商品的进入。现在,世界市场上国家的干预越来越多,各种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也不断出现,致使国际经济竞争更趋复杂化和白热化。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不同程度制约了国际价值职能的发挥。


标签:

上一篇 领导角色
下一篇 马埃指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