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应该说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准确、统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定义。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消失的“后冷战"时代就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从国际组织来看,从来就没有一个国际组织明确提出过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并在法律上予以确定。联合国明确认定了49个国家为最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则通过承诺更多的国际义务,或不寻求某些特殊的待遇而确立自己发达国家的地位。在国际上有一种共识,某个国家一旦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便被认为是经济发达国家,但随着一些取得良好发展绩效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和韩国)的加入,使这种共识在实际操作中变得难以把握。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也没有给发展中国家下过明确的定义。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发展中国家做出划分,通常的做法是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现改为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参数。这种做法虽然简单易行、也比较有效,但单纯的GNP(CNI)或GDP难以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状况。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律文本中同样也找不到发展中国家的明确概念。《WTO协定》中的发展中国家条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型条款,即成员”自称“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国内经济和贸易政策时自主享有《WTO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另一类则是被动型条款,即一成员认定某些成员为发展中国家,并在其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给予这些成员以更为优惠的差别待遇。由此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富权威的国际组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认定或划分,也大多是出于处理国际事务和便利贸易往来需要的技术性规定,而没有在理论上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
发展中国家是与发达国家相对的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通常指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许多战略要地,无论从经济、贸易上,还是从军事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过去一般都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向外扩张、侵略,把世界10亿以上人口的大部分地区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经过长期的反帝反殖斗争,这些国家取得了独立,有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多数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与剥削。旧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彻底摧毁,一些经济命脉仍然不同程度地控制在国际垄断资本手里。发展中国家虽然根本改变了自身的附庸地位,但仍面临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威胁。因此,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强权政治,变革国际旧秩序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
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命运,面临共同的任务和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奉行中立不结盟政策,并实现了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直接合作,加强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新独立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参与国际事务,开展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强权政治、变革国际旧秩序的联合运动。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不结盟运动。反对参加大国军事集团和与大国结盟。不允许在本国建立大国军事基地,要求尊重各国主权,共同参与解决国际政治经济的重大问题。②发展运动。主要任务是变革以控制和掠夺为核心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其行动主要体现为南北对话和加强南南合作 ,重点是南南合作,以南南合作推进南北对话的发展。③反独裁、争民主的运动。70~80年代达到高潮。随着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增强,各国人民普遍要求建立民主制度,实行普选,加强法制。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无论从哪种意义来讲,作为一个政治概念的“第三世界”已经不复存在。然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概念集合”,第三世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有着特殊的包容性和亲和力,尤其对于那些弱小的民族和国家,给他们一种凝聚力和归属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第三世界这个词汇仍然被大家广泛应用,不过在当前,第三世界已经不再具有特殊的含义,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同义语。
此外,新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学派的经济学家将发展中国家称作“外围地区”,说明他们和“中心地区”(发达国家)之间的“依附”与“支配”关系。当然,最为通俗简便的说法,是称之为“穷国”与“富国”相对立。然而,低收入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范围并不对等。例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文莱等盛产石油国家人均收入虽然很高,同时却是不发达的。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和以色列并不富裕,但他们是发达国家。况且穷与富本来就是相对而又不断变化的概念,只有在相互比较和动态中,才能把握含义。 除了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初叶就已经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都是在20世纪中叶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赢得独立和解放,建立起自己的民族特权。正是因为这些国家是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他们遭侵略、受剥削、被掠夺。殖民注意和宗主国看不起他们,将他们称为“蛮荒国家”、“野蛮民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这些国家赢得独立,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政权,他们在政治上要求获得平等的待遇,不能再忍受发达国家的凌辱和欺负。然而在经济上,这些国家依然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因此在战后初期,这些国家又被称为“落后国家”或“后进国家”(backward countries)。显然这种提法不妥,因为它不仅含有“低下”的意思,并且似乎是在表明这些国家一向落后,还将继续下去。此后这些国家又被称为“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或“欠发达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LDCs),意在强调这些国家仍然处于经济成长的低级阶段,和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较,仍然处于不发达的境地。
20世纪5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60年代以后,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一些过去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有了迅速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腾飞,拉丁美洲的“经济奇迹”,使广大亚非拉国家看到了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尽管在经济上与发达的工业国相比,这些国家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在发展的道路上,仍充满着坎坷与挫折,但更为重要的,他们认为,自己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具体表现在:他们的经济在发展,畸形的经济结构在改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提高;尽管他们还比较穷,但是国内的储蓄率和投资率都在增加;他们的人民生活还很困难,但是大多数国家的文化教育、卫生宝剑事业在不断完善。因此,大约在1964年联合国第一界贸易与发展会议前后,发展中国家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并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几乎为所有不发达国家所接受,就连西方经济学中以专门研究经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不发达经济学”,叶顺应这一潮流,改称为“发展经济学”了。
发展中国家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进程中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标志这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世界上最众多的国家、最广泛的人口开始将谋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富裕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除了少数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状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对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进行纵向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世界银行1999/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迈进21世纪。在对发展中世界既往的发展实践进行总结时,《报告》指出:“近几十年的发展情况表明,发展是可能的,但同时它既不是必然发生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成功的经验已经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主要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非洲各国(除南非以外)、亚洲(除日本与、以外)、东欧拉丁美洲各国。
现在在世界上最受到关注的发展中国家有这些: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非洲:埃及,肯尼亚 美洲: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智利。
标签:
网站后台 » 发展中国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wowo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