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如何践行价值投资?

采集侠10-17发布在栏目【快讯】 已阅0

  当下的疫情正促使中国人民开始全方位的反思。只有会反思的民族,才是进步的民族。在投资领域也是一样,突发事件会影响你的投资吗?

  前些天写过一篇文章《看清当下,相信未来!一篇文章让你从此信仰价值投资》。这篇文章就回答了上面的问题——坚定价值投资,就不惧怕任何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

  不过,那篇文章还是偏重于理念。到底结合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该怎么挖掘价值投资机会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应该说每一个投资高手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活跃着一批成功的价值投资者: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张磊、前东方证券资管负责人陈光明、兴全前总经理杨东……他们在中国资本市场实践价值策略的方法值得投资者们好好研究。

  可是,他们都是机构代表,他们的策略还不能完全复制到个人投资者。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希望和价值投资者们共同探讨。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拍砖。

  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机会

  结合A股的实际情况,下面几种情形是常见的具有价值投资的机会。

  1 蓝筹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价格

  例如东方航空在2008年11月、2013年8月、2014年6月股价都进入2元区间,随后迎来大幅上涨。

  2 周期性行业处于行业低谷期

  例如前2013、2014年煤炭、有色、白酒等行业调整,股价低廉,之后涨幅明显。2014年前后房地产经历调控,也处于明显的低谷,所以万科A股价会滑落到5元左右。可是,头部房企依旧快速发展,出现价值投资机会。

  3 政策性机会

  调整行情、熊市单边下跌行情中优质蓝筹股被错杀,在随后的首次反弹行情中,“错杀股”具有安全边际。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例如2015年7月9日,股灾之后,不少蓝筹股股价持续大跌,当天还有个特殊的事件性因素——国家队入市,并且效果显示(当天很对股票在跌停板上迅速拉升)。于是,在那一天买股也是一种价值投资,因为安全边际足够大。要注意的是,“首次反弹”安全边际才足够大,再以后的反弹则有可能演化成阶段性的震荡。

  4 突发事件带来的价值投资机会

  以索罗斯“炒金”为例。2017年上半年,最大的风险事件是英国“脱欧”公投。投资大鳄索罗斯是非常坚定的英国留欧支持者,他不断的在媒体上放炮,支持英国留欧,警告英国退欧可能的严重后果。他在《卫报》发表专栏说:“太多人相信投票离开欧盟将不会影响他们自身的个人财务状况,然而这是痴心妄想。”

  但是在英国全民公投前,他却押注英国“退欧”,大笔买入黄金。当年5月16日,隔夜纽约时段早盘黄金市场出现巨大抛压,导致黄金短线“闪崩”。大量卖单打压现货金价暴跌10美元,至1275美元/盎司下方。然而,就在当天也有机构悄然吸货。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随后公布的监管文件显示,接盘的大买家正是以国际知名金融家索罗斯为首的大型投资机构。

  这是曾经称黄金为“终极泡沫”的索罗斯在离开黄金市场三年后首次重返金市,他旗下机构购入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 Gold Trust”共计105万份,价值约1.235亿美元。

  为啥索罗斯“知行不一”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英国“脱欧”公投这一风险事件,是一个“YES”或“NO”的概率相差不大,但相关潜在收益与潜在亏损却严重不对等的事件。

  具体来讲,在“公投”之前半个多月内国际金价已经开始回落,提前反映公众当时主流的预期,即“留欧”。因此,在索罗斯5月16日大笔入货的时候,国际金价已经在阶段低位。如果公投结果最终是“留欧”,其对金价的打压效果已经不大、损失较小——因为市场已经提前反映。

  相反,如果“脱欧”,则大大超出金融机构的预期,金价会有大幅走强的可能,获利可能比较多。

  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索罗斯一方面支持主流的观点(以影响市场提前反映);另一方面,却在相反的方向上做多黄金。

  由于获利与损失严重不对等,一个貌似普通的风险事件就变成了一个另类的“价值投资”机会。之所以称其是另类“价值投资”,在于核心理念亦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当年11月,美国大选前夕,特朗普作为一匹黑马出现,黄金的投资又面临类似的机会。正是想清楚了索罗斯“炒金”是价值投资,所以我在大选揭幕前一周买了黄金题材股票,特朗普一获胜立刻抛出,一周内收益超过15%。

  培养自己成为价值投资者的三个技巧

  成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是要经历一些训练,也有一些非常实用的技巧,分享给大家。

  1 失败清单

  投资者们往往重复性的犯错误,如果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就距离成功更进一步。在这方面,芒格有一个很实用的技巧——失败清单。

  你可以把你投资生涯中重大的投资失败一一记录在案,分析其中原因,也可以把对你有借鉴意义的其他人的“失败”记录记下来。日积月累,时刻为自己敲警钟。

  例如笔者的投资生涯中就记录这么几笔(节选):1、2007年全仓投资东方航空重组,停牌前鬼使神差减了半仓,获利大幅缩水;2、2007年投机性开盘买入中石油,几天后割肉10%离场。

  2回测法

  管理学上的一个方法,可以套用的投资上,对于一个财经事件、一个话题、一项政策,你可以在自己研究思考的基础上形成判断,然后记录下下来。当这个事件有了发展变化后。回头检测一下,看看自己判断的对不对。持之以恒,培养自己敏锐、理性的头脑。

  下面三个话题,你可以思考下。

  A、如果当年成你有机会投资锤子手机,你会投资吗?(投资的逻辑是什么)

  B、如果你有机会投资摩拜、OFO,你会投资吗?(不能刺激出来一个大量的、持续的需求)

  C、如果有机会投资比特币,并且很幸运赚了10倍,你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吗?(放大风险偏好)

  以上话题,希望投资者可以思考,作为一项对自己的训练。对于话题C我可以给出一下我的思考,抛砖引玉。

  在人类投资的历史上,被公认为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物其实并不多,包括以黄金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房地产、把公司价值分割成若干份额的“股票”,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金融产品。

  因此,一旦有人宣称发现了什么新型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披着“科技”外衣的),一定要三思而行。

  此外,很多人知道比特币交易是“投机”,而并非“投资”,但他们还是乐于赌一把,因为他们心里想着“赚一笔就跑”。可是,比特币的交易是高度控盘的,庄家操纵价格的迹象亦十分明显,你怎么赚钱?

  好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就假设你运气好,赚到了钱,可还是会很糟。为什么呢?原因在于,投机亏了钱只是一时之痛,而投机赚了钱将会极大的放大你的风险偏好(通俗的说就是增强了赌性),这将影响你一生,带给你无数之痛。

  由此可见,“投机”真不是好事情,亏了钱不幸,赚了钱更不幸。

  3专家系统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过多的信息只是噪音,而且所谓的“专家”、研究机构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因此每逢市场重大转折点之时,他们很难给出正确的判断。所以散户必须要能够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命”。

  当然,“独立思考”并非与世隔绝的“躲进小楼成一统”。可以通过长期观察,选取几个始终理性、敢于说真话、有前瞻性判断的专家,建立一个你心目中的专家库,3-4个即可。在重大的投资决策前,参考他们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在决策行为中,这个方法可以称之为“专家监测系统”,比盲目的多渠道接受大量的信息要可靠。

  2015年3月份,股市大牛的时候,我潜心研究“牛市见顶指标”,竟一口气总结了15个定量和非定量的指标,包括监管信号、标志性事件、巴菲特指数等。回测下来,在2015年股灾时候,也就是一轮牛市中有效监测到顶部的只有 “专家监视系统”。

  这个“专家监视系统”帮了我的大忙:6月股灾之后大约一周,我清空了所有的股票,然后用这笔钱还清了所有的房贷。

  精读两本书

  在公众眼中,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代表人物,但另有一人也对该公司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尤其是他对金融行为学的独到贡献,使其伟大程度丝毫不逊巴菲特。

  《穷查理宝典》一书是向美国奠基人物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致敬之作,用芒格的话就是,“我要把手中之剑传下去”。其最具独到性的两章分别是“伦基本的、普世的智慧”和“人类误判心理学”。

  前者不仅涵盖投资的智慧,更是人生如何学习、思考、待人接物等全方位的智慧行为准则,其核心就是强调“跨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不要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方式局限在某种固有模式下。用芒格的话就是,“不要具有某种强烈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要理性、不迷信。

  而“人类误判心理学”更是芒格重大贡献,他总结了25种被心理学界忽略而又是最为普通日常的心理倾向,而这些心理“倾向”往往导致投资误判,例如“避免怀疑倾向”“避免不一致性倾向”“过度乐观倾向”“过度自信倾向”“被剥夺的超级反应倾向”等。

  只有强烈的意识到这些人性弱点在自己身上存在,才有可能克服它。克服了这些弱点,你就会蜕变——从依赖直觉到坚信理性。

  《投资最重要的事》:每阅读两页,便促发你三页的思考。

  作者霍华德·马克斯告诉我们,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解“风险”。从效果上看,风险是一种确定的损失;从表现形式上看,风险是某种极端事件;从本质上看,风险即不确定性。而“高风险”意味着什么呢?是更高的不确定性,体现为更好收益、更差收益的概率都增加了,而获得平均收益的概率减少了。

  未来我们投资生涯的三大历史性机遇

  最后,讲讲我们的历史机遇。

  常常听到80后、90后抱怨说,“好的投资机会都让你们60后、70后赶上了,我们哪里还有好的投资机会呢?”

  其实,如果仔细梳理一下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历史,差不多每十年间都蕴含着至少一种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80年代初,最佳的投资机会可谓邮票,即使不算“猴票”,早期的小型张、老纪特邮票到如今也都有几百倍的涨幅。

  我6岁(1979年)时候开始集邮,那时候根本没有投资的概念,也不可能从中赚什么钱。但是在1997年大学毕业前夕,为了弥补毕业季囊中之羞涩,我依然以300元一套的价格卖出了“香港回归邮资明信片”,这套明信片是我1984年步行几公里到邮局用1.4元买的。而300元相当于我当时两个月的生活费,这个小小的投资也帮了我大忙。

  到了90年代初,最佳的投资机会是当代中国艺术家的油画作品。1995年左右,我去北京中国美术馆看“第三届全国美术双年展”,当时的第一名是冷军,就是现在动辄几千万、上亿的那个人。而当时他们那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就两万元一幅;我当然没钱,错过了。

  进入2000年,最佳的投资机会无疑就是房产。正是在这一年,我由一个游离在主流之外的文艺小青年变身为一名房地产记者,也因此抓住了房地产的机会。

  2010年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越来越清晰。所以,根本不必抱怨“没有投资机会”。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你的时代机会。

  那么,未来有哪些时代赐予我们的机会呢?希望大家一起来好好想想,我觉得至少还有至少三个绝顶好机会:

  1、 未来人民币将自由兑换,从汇率波动中赚钱的机会将进入日常人的生活中;

  2、 未来股市一定会有一轮“长牛”;

  3、 未来楼市有“置换性”机会,也就是说未来房价有可能会出现系统性、市场化因素导致的较大幅度的调整。

标签: 投资 股票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