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的印制水平较高,特别在造纸方面,采用日本特有的物产“三亚皮浆”为原料,纸张坚韧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日本是二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拥有世界最大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日元也是战后升值最快的货币之一,因此日元在外汇交易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日元纸币现钞的主要特征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
货币名称:日元(JAPANESE YEN)
发行机构:日本银行(NIPPON GINKO)
货币符号:JPY
钞票面额:500、1000、5000、10000元,铸币有1、5、10、50、100元等。
日本自1886 年起采用金本位制,并发行可以兑换金币的日本银行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废除了金本位制, 1964年日圆成为国际流通货币,布雷登森林体系瓦解后,日圆在1971年实施浮动汇率,
此后日圆日趋坚挺,与美元的弱势形成强烈的对比,并成为较强的国际货币。
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国土狭小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必须来自对外贸易,日本的进口额很高,但出口额更高,每年都有巨额的外贸顺差,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及出口国,日本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 1951-1973 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加率高达 10.1% ,在众多西方国家中屈居一指, 1968 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 1428 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1985 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虽然 1985 年日圆持续升值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但经过产业调整,工业生产很快恢复,失业率降低, 1991 年底至 1992 年初,日本金融丑闻传出,经济开始萧条,成长速度减缓,目前日本经济上未全面复苏, 2001 年 3 月日本银行再度恢复零利率,以期刺激经济为目标。本篇报告以流通性较佳在 CME 交易的日圆期货为研究。
物价水准低的国家,由于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中央银行为了刺激景气,大可肆无忌惮的调降利率,相对汇率也就因而有进一步贬值的空间;相反的,如果一个国家物价水准不断上升,央行为了控制物价,必会调高利率,如此一来,其汇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至于一个国家的物价变化,一般是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变化而定。
一个国家如果经济稳定成长,该国央行不必为了刺激景气而调降利率,其汇率自然比经济景气较差的国家呈现相对强势,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衰退期,贸易逆差扩大,利率诱因央行刺激景气而节节下降,其货币值恐怕也会随之逐渐贬值,至于一个国家的景气是在逐渐复苏,抑或正慢慢衰退,如果失业率持续降低,外销订单,领先指针、工业生产均连袂回升,就显示景气正由衰退期迈入复苏其。
各国央行为了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成长两项政策目标,对于汇率波动趋势,以及其所能容忍的波动区间,均早有定见,如果汇率脱离了目标区,中央银行或公开喊话,或改变利率政策、或直接进场干预,总是千方百计地希望把汇率拉回到目标区,因此关于各国央行的汇率决策模式。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可预测,有些是不可预测的,有些是经济的,有些是政治的,其中对汇率最具关键的有下列几项: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如果持续扩大,那代表在当时的汇率下,该国的出口商出口竞争力甚强,所以出口金额笔进口金额大,贸易顺差才会持续增加,如此一来,该国家的就会有升值的压力。尤其近年来,世界贸易最大入超国-美国,一直以汇率作为作为贸易顺差国-日本,要求缩减贸易逆差的筹码,使得贸易顺差与否,成为影响汇率长期走势的关键之一。
在目前国际性资金移动非常迅速的金融大环境下,套利的资金经常会从利率低的地区流向利率高的地区,尤其当一个国家利率逐渐走高时,其汇率更往往居高不下,不过仍需考量其它国家相对利率变动之间的影响。
日元早期历史走势
1971 年日本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当年 12 月的汇率是 1 美元: 308 日圆,之后日圆不断升值。
1995 年4 月,日圆创下战后最高纪录, 1 美元: 79.75 日圆(期货最高来到 1 日圆: 1.2625 美分), 1995 年是国际社会颇多动荡的一年,突发事件频繁,日本为了关西大地震后的重建,赎回大量的海外资金;美日汽车贸易谈判破裂后,美国为了报复,对日圆暴升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随后墨西哥发生金融风暴,墨国为稳定披索汇率而大量拋售美元,同时美国出钜资援助墨西哥,使得美元下跌,日圆飙升对日本经济摆脱金融危机极为不利,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与日本政府再度携手合作,同时与日本、德国和瑞士央行联手干预,将日圆推进到 1 美元: 104 日圆( 1 日圆: 0.9615 美分)。
1998 年日本经济形势最艰难的一年,第一季经济成长率下降到 -5.3% ,第二季为 -3.3% ,银行坏帐严重,同时期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日本海外出口市场和投资市场冲击巨大,而日本政府对经济衰退束手无策,频繁出炉的经济政策毫无作用,民众的不满引发桥本内阁的下台; 8 月底开始,日圆大幅回升,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成长放缓,美日贸易进一步扩大,导致日圆在短短 2 个月内反弹到 114.33 (期货在 8 月底贬值到 1 日圆: 0.6807 美分)的价位。
综观日圆总会在经济大幅衰退时暴跌(贬值),且极易受到亚洲地区和世界其它地区金融动荡的影响,但日圆的升值却往往与经济基本面关联性不高,通常日圆升值的时候,日本经济并不理想,往往刚走出谷底,而且日圆升值幅度大,通常一次连续攀升 10% 以上,这与日本经济特性与国际汇市关系密切。另外日本每次波动后经过一段时间,一般会回到 1 : 120 日圆(约 1 日圆: 0.83 美分)附近,主要因为日本、美国和欧洲其它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从 80 年代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从中期来看,日圆再波动一段期间之后,通常会回到长期的均衡价位。
Ministry of Finance(MOF): 日本财政部,是日本制订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唯一部门。日本财政部对货币的影响要超过美国,英国或德国财政部。日本财政部的官员经常就经济状况发布一些言论,这些言论一般都会给日圆造成影响,如当日圆发生不符合基本面的升值或贬值时,财政部官员就会进行的口头干预。
Bank of Japan (BoJ):日本央行。在1998年,日本政府通过一项新法律,允许央行可以不受政府影响而独立制订货币政策,而日圆汇率仍然由财政部负责。
Interest Rates: 利率。隔夜拆借利率是主要的短期银行间利率,由BOJ决定。BOJ也使用此利率来表达货币政策的变化,是影响日圆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 (JGBs): 日本政府债券。为了增强货币系统的流动性,BOJ每月都会购买10年或20年期的JGBs。10年期JGB的收益率被看作是长期利率的基准指标。例如,10年期JGB和10年期美国国库券的基差被看作推动USD/JPY利率走向的因素之一。JGB价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通常会利好日圆。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y Agency: 经济和财政政策署。于2001年1月6日正式替代原有的经济计划署(Economic Planning Agency,EPA)。职责包括阐述经济计划和协调经济政策,包括就业,国际贸易和外汇汇率。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MITI): 国际贸易和工业部,负责指导日本本国工业发展和维持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其重要性比起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已经大大削弱,当时日美贸易量会左右汇市。
Economic Data: 经济数据。较为重要的经济数据包括:GDP,Tankan survey(每季度的商业景气现状和预期调查),国际贸易,失业率,工业生产和货币供应量(M2+CDs)。
Nikkei-225: 日经255指数。日本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当日本汇率合理的降低时,会提升以出口为目的的企业是股价,同时,整个日经指数也会上涨。有时,情况并非如此,股市强劲时,会吸引国外投资者大量使用日圆投资于日本股市,日圆汇率也会因此得到推升。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汇率的影响。例如,当EUR/JPY上升时,也会引起USD/JPY的上升,原因可能并非是由于美圆汇率上升,而是由于对于日本和欧洲不同的经济预期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