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折现DCF是价值的衡量方式,但它更多的是估值的原理性阐述公式而非可以直接操作的公式。尽管一些教科书上将这一公式进行了“模型化”处理,如将其分为经营的“稳定期”和“非稳定期”,但这�N处理模型过于简单和理想,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并不相符,而且由于采用了与会计模式不同的“自由现金流”的记帐方式,分析师在估算时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转换会计数据上,而忽视了对影响公司价值最重要的价值驱动因素的评估
。此外,由于不准确的“稳定经营期”的假设,使得稳定经营期的价值所占整个估值的比例过高。这样处理矛盾的是:一方面要估算全部三张财务报表,使分析师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对价值估算贡献并不大的“非稳定经营期”的报表预测,另一方面在错误假设“稳定经营期”下,分析师对这部分占估值比重过大部分的估算又过于简单――与其说这是在“估值”,不如说是为了凑数而做秀。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分析师在运用DCF时感到困难之所在。
2000年年初,某海归大券商为了推介其承销的深康佳增发项目,就演出了这样一出“做秀戏”――他们号称首次在��内运用了DCF来估值。但遗憾的是,他们的报告几乎完全照抄海外的教科书(如Copland等所著《价值评估》),也把深康佳未来8年(一直到2008年)的三张财务报表全部“预测”出来了,结果的荒谬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从此��内的DCF估值似乎以之为版本流行起来,更加上之后从海外传到��内的昂贵无比的所谓《公司估值》课程的影响,造成目前��内证券研究报告的写作形式、研究风格、思维方式受之影响巨大。为什么04年基金、券商等机构的投资及其研究报告“集体犯错”?从海外传来的这股“证券研究文化”不能不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善于反思而固步自封的人永�h都不会有进步。
价值驱动公式
运用DCF的关键一是如何处理自由现金流,另一个就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展开式”。以这�N思路,笔者将DCF转化为如下的“价值驱动公式:
(1) 均衡竞争模型,即经过一定的时间(N年)后,行业和企业收益率趋向资本成本。这是大部分企业的评估模式,也是q理论所要求的。
设R和r分别为股东权益平均收益率和股权平均成本,则溢价率Q(市净率)可表示为:
N+1
f - 1
Q = 1 + ――×(R - r) (1.1)
f - 1
1+g
f = ―― (1.2)
(1+r )
标签: 现金流折现DCF与价值驱动公式
网站后台 » 现金流折现DCF与价值驱动公式
免责声明:本文由wowo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