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

wowo02-13发布在栏目【人物】 已阅0

  石述思,男。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知名评论人,电视策划人,财经专栏作家。

  参与各类社会经济电视节目录制数千次,包括央视《今日说法》、《实话实说》、《经济半小时》、《对话》等,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子午线》、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社会纵横》,江西卫视《深度观察》等。曾任央视《对话》核心策划及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总策划。长期担任北大、清华文化产业和宏观社会经济形势培训课程讲师。作为国内意见领袖多次受邀出国交流访问。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等主要门户网站知名时政财经博主,多次当选年度博主。著有社会经济评论畅销书《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财富报告》、《实话石说》、《一个社会的悲伤和勇气》《一个时代的痛楚与坚韧》。

  2015年广东卫视打造出国内首档社会观察节目《你会怎么做》,石述思担任节目嘉宾。

  一、人物成就

  主要作品

  2012年首度出书《石述思说中国》,直指国内各阶层弊病。

  2013年2月出版《实话石说》,谈论和谐中国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2013年10月出版《石述思说中国2》,深度解析中国各阶层财富现状。

  2016年12月出版《一个时代的痛楚与坚韧》,评论社会热点、探寻时代痛点。

  个人荣誉

  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发表各类新闻作品200万字。

  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和广东经济人物评委及评论嘉宾。

  二、人物轶事

  自曝家丑

  一家大报要闻版主编,在单位为人低调,曾担任N多著名或非著名电视栏目或活动策划,曾经常出现在荧屏上担任所谓嘉宾,见面觉得脸熟者众。由于不是名人,谢绝合影及签名,主要是不好意思。不幸属鸡,金牛座。博文均为原创,聊博各位看客一笑。

  挨骂风险

  石述思的新浪博客叫“老石说”,从2012年3月6日到12日,共有6篇更新,涉及的都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如“两会”、归真堂、雷锋等。

  在《两会上的归真堂博弈》一文中,石述思说:

  “如果现在找个廉价的方式证明自己很人道、很生态,那就拼尽全力声讨归真堂吧……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但想到北京街头被人类无情抛弃的300万只流浪猫狗,俺又觉得这次保护动物意识提升的速度过于迅猛。”

  显然,在当下“为熊请命”民意汹涌的情况下,发表这样的言论肯定要冒挨骂的风险。他告诉记者,关于归真堂,大家已经讨论了很久,但整个社会都没谈到位,各说各话,各抱死理儿,这种讨论对社会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必须找到中间一个平衡的东西。

  在这篇时评中,石述思认可动物福利,同时反对道德绑架,他认为通过立法来保护动物福利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潜台词是主张大家先冷静下来。

  有人评价石述思的时评:颇有“气场”。石述思说,在网络中,我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不参与争斗,没有先天立场,只注重客观和理性。

  对于“方韩之争”,石述思说自己很遗憾:开始只是两个人的意气之争,没想到后来竟发展成了公众之间的“械斗”,许多参与者不说理性,不讲证据,而是上来抡拳就打。

  石述思告诉记者,写时评要考虑的,不仅有上层建筑,还有民生、常识、良知和情感,这就像“阿迪力走钢丝”,需要以智慧来平衡。

  敏感话题

  石述思的时评,从不回避社会的热点和敏感话题,不仅有教育、住房、医疗,还有公平、贫富差距等。2009年,石述思总结出的“贫二代的18条标准”,曾在网络上疯狂传播;3月3日,他又总结出了《中国寒门改变命运的十二条军规》,点击早已超过数十万。尽管两者都是揶揄和半开玩笑的文风,但指向的却是当下社会最大的痛处。

  他说,自己是否下笔取决于两点,一是和公众利益有没有最大关联,二是会不会触碰政策红线。对于后者他有足够的把握,不仅是因为体制内的生存经验,而且客观和理性的结果,注定不会是攻击性的;再者,体制警惕的是批判,但允许批评。

  尽管“经验老到”,但是在2008年以前,石述思对网络还很陌生。之前,他多在各电视台以声音的形式发表评论,平面媒体也有一些,但“大多是官样文章,中规中矩”。2008年的一天,有朋友说博客很火,力劝石述思开博。

  石述思真正的自由写作,就是从博客开始的。但开博半年,也就一万个点击,他自己都打算放弃了,突然一篇关于足球的评论,获得了十八万的点击,“老石说”自此发力。

  此后两年时间内,他的博客点击量达到3500万。

  在石述思眼里,博客比传统媒体公平,“因为你不能强迫网友去阅读,作弊的难度大一些”。石述思非常享受博客写作的这种公平和自由。

  刚刚在博客上找到感觉,微博时代又来临了。微博时间线、资讯流以及社区功能的合并,使得他不由大加赞叹。

  文字癖,是石述思对自己的总结。他说,自己在网络上写时评没有功利心,是以一种自由的心态来过文字瘾。“都是写着玩的东西,没有想着通过这个干点啥。带来的好处,除了每个月都能收到几十张稿费单。”

  但网络也改变着石述思。他说,自己会更多关注公众的意见和想法,以前写文章是自上而下的,后来更多是自下而上。他并不代表任何人,自己只是在代表自己的过程中,因为关注了民生和民意,所以与民意产生了一点契合。

  有时候,他感觉到自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来传播良知和常识。他说,正因为良知和常识的缺乏,有些官就去包了二奶,有些民才会成了暴民。

  关于微博,石述思说,微博给了人们更大的试错的空间。社会关系紧张,根源在于试错的机制没有建立。不管是政府还是群众,在微博上说错点话,虽然会铺天盖地的挨骂,但还能生存,还能被包容。这就是给试错和纠错制造了空间。而言论的空前自由,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给公民带来的最大回报。

  网络磨砺

  迄今为止,石述思并不认为自己是公众人物,尽管他承认自己有些名气。

  他说,有一次自己着急去中央电视台录节目,时间来不及了就开车上了便道,结果惊到了一个中年男性。当时是夏天,车窗开着,那位先生往车里一看,直接叫出他的名字,厉声训斥:“石述思,你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自己还违章,还好意思!”

  石述思笑着说,你有什么办法,挨训只能听着,以后约束好自己。

  此外,他还要经常参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活动,获得各种莫名其妙的奖项,上各种莫名其妙的“影响中国人物”的榜单。当然,挨骂的几率也多了。

  有时候,石述思的时评会触及到一些地方利益,网上就会有几百个“五毛”组织起来轮番叫骂。刚开始被骂的时候,石述思被气得“彻夜难眠、辗转反侧”,但后来就习惯了——“就是些纯粹的谩骂,没有逻辑,不讲道理,你生什么气?”

  当然,网上也有一些非常严谨的网民,真诚地给自己纠错或者讨论,比如引错了一个数据,甚至是一句诗歌,都会被人揪出来,对此石述思抱以感激。他说,自己感激严肃、认真地骂自己的人,他们让自己进步、严谨。而对于那些忠实的“粉丝”,他说,自己有时候犯懒,几天不写时评,粉丝就不答应了,给你留言,甚至推荐选题、爆料,他们让自己勤奋。

  石述思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上班、管理一个部门、撰写6个专栏的时评,以及诸多的社会活动,“家人都觉得我是傻子,问我这么累干什么?”

  尽管很累,还经常挨骂,但石述思的确在享受着。

  经过的人生历练多了,人会越来越活出自己,甚至不需要主动去改正什么缺点,因为互联网会时不时地提醒你、敲打你,该限制什么,该发扬什么。网络的洗礼,可以敲碎自己外面重重的壳,很多事情尽管不知道是喜是忧、是祸是福,却是真真切切地为内心而活。

  生活的磨砺,带来的是保护自己,善待别人。石述思说,自己岁数大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是强的,说这是人生智慧也行,说是“鸡贼”也行。而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磨砺。

  贡献意见

  在体制内生存,往往需要假面。但石述思说,社会的评价体系不止体制一个,只要有能力,平台可以任意向外搭建。网络,给做文字工作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那就是求真和公平。如果不能求真,那就请退出网络;如果求真总是被无情打击,那也请退出网络,因为你没有智慧。求真的代价很昂贵,但快乐指数是很高的——这也是一种公平。

  大学时代的石述思不爱上课,成绩很差,但勤于写作,大学时就获得过两个省部级的新闻奖。199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财政部工作,1994年调到工人日报。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和电视合作,是央视对话栏目的五个核心策划人之一,并成为著名的电视评论人。此后互联网兴起,不管是博客还是微博,好多事情他都“踩到了点上”。

  写时评,石述思不认为靠自己就能改变事物的进程,他说自己只是无数发声者中的一员,可能会引起一些关注,能起到多大作用则不知道。

  他能感觉到的,就是媒体纷纷来访,自己从一个媒体人变成了受访者,成为了一个向社会贡献意见的人。尽管自己经常身处各种“影响力”的排行榜上,但石述思并不在意,他说对自己真正的评价和地位,是在无数网友的内心深处。

  石述思去过许多国家。他认为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因为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有时候被人为地扭曲了,而自己的见识,可以将其向大家复原。

  为了对抗时下普遍的焦虑,许多人在努力寻找平和。石述思说,必须有“安静的心态,着急的赶路”。心态的平和并不是天天躺下来什么不做,而是要有坚定的认知,明确的方向,勤奋的步伐。谁将二者结合,谁就能走到前面。

  迄今为止,石述思有几千场录像、五六百万字的作品,国家级的新闻奖得过14次,省部级新闻奖几百次。但他还没有整理过,也没有出过书(直到2012年才出书)。

  他说,自己只为了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对许多问题的认知和看法,和大家交流。至于能得到什么,他并不关心,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是本能的。

  “着什么急呢?人生很长,底牌在上帝手里握着,不要去看,人生的意义不在设计目标,而在找到方向。”

  三、人物思想

  2014最关键的词莫过于新常态。这首先起于习总对当下经济形势的一个崭新论断,经济新常态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十年后,中国未来发展从速度第一转向了质量速度并重,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调结构,促改革,高风险,新机遇成为发展主旋律,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遇到的挑战在加大,不仅遇到通缩威胁,潜在通胀警报始终未解除,加上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乃至危害巨大,解决中国经济问题单靠摸着石头过河、以工程师思维为主导解决具体问题、局部问题的模式将走向终结。十八大后成立的以文科生背景主导的领导集体,将主要目标锁定为完善国家现代治理结构,以权力自我革命为切入点,推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进行制度清障。

  因此,除了经济新常态,反腐、改革以及应对国际国内日益凸显的各类冲击矛盾也必将成为新常态。这是对决策层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对利益博弈加剧的民众而言,如何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新的价值体系,建立法治思维,构建公民社会,共创公平正义,都是无比现实迫切的课题。

  矛盾和挑战是新常态,改革和反腐是新常态,合作和竞争是新常态。

  中国发展需要再平衡,未来需要新的顶层设计。

  年度汉字应该是蓝。蓝色意味着机遇,包容和空间。

  对于2014年的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无论内外,都需要冲破红海,寻求新的发展蓝海。

  对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依法治国重塑市场经济;对外,面对新的贸易壁垒和发展挑战,以一路一带的丝绸之路战略为先导,以推动亚太经贸一体化为重心,中国开始了崭新的发现蓝海的战略突围。

  当然,APEC蓝更是一道尖锐考题:在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后,北京赢得了宝贵而短暂的蓝天,如何持续?靠什么持续?

  四、石述思微博与博客

  石述思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hishusi

  石述思微博@石述思 :http://weibo.com/shishusi

       五、石述思妻子

  妻子:王筱璐,外企职员。在外他是高智商的聪明人,所以能成为名牌节目策划人;在家他被老婆说成是笨男人,因为他笨手笨脚做事总被老婆抓到把柄;

  在外他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家他明白态度决定一切,娶老婆爱老婆他聪明不含糊,家务事的“大是大非”他又难得糊涂,聪明还是笨,石述思、王筱璐有幸福妙招。

标签: 石述思

上一篇 李小加
下一篇 李稻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