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5日消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高端对话专栏《爱评论》“崇岭计划”新经济企业掌门人系列访谈本期播出:经济之声首席评论员陈爱海对话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宋良静。
宋良静,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执行官。创立泰合资本前,宋良静曾长期从事与企业兼并收购相关的工作。他的职业履历还包括在施耐德电气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这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实业管理工作,并有一段为期3年的职业远洋船员经历。
陈爱海(右)对话宋良静(摄影 郑佳卉)
做“不一样的投资银行”
陈爱海:泰合资本是一家专业的财务顾问机构,也叫投资银行。在今天创新创业的浪潮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宋良静:投资银行本质上扮演的是金融领域“超级中间人”的角色,负责交易的撮合、匹配和控制。具体讲就是链接资产和资金两头,资产就是想融资的企业,资金是指那些希望在新经济领域获得超额回报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战略投资人。优秀的投资银行对于提升资产和资金的匹配效率至关重要,并且往往能创造超越交易的价值,因此今天越来越得到创业企业的认可。
就泰合资本来说,我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代表新的生产力、来自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C轮以上的企业。我们成立于2012年,目前已服务了拼多多、快的打车、车好多集团、满帮集团、作业帮、理想汽车、新氧、爱回收等超过100家新经济企业,理财,融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我们的业务数字也说明市场对投资银行业务有大量需求。
陈爱海:有人说泰合资本是“最不像FA(财务顾问)的FA”,你自己觉得呢?
宋良静: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也与我们自身的迭代有关。泰合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所做的事情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家对FA的普遍理解。第一个阶段是“交易驱动”,这和今天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财务顾问公司一样,但我们更有企业家精神,更能像企业的联合创始人一样去把握复杂交易的方方面面;第二个阶段是“研究驱动”,通过深度的商业研究,为客户企业提供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和提升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建议,长线支持企业发展和提升融资效率;第三个阶段是“赋能驱动”,当战略思考清楚、资金到位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全方位帮助企业去实现战略落地,包括组织治理提升、上下游资源整合、关键人才引进等,这个阶段我们正在路上。
从海员跨界到创业的风云往事
陈爱海:你以前做过好几年海员,后来跨界到资本行业,这样的转身估计一般人很难做到,甚至是很难想象的。
宋良静:我1999年大学本科毕业,当时的专业是海运,我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远)做过船员,后来也给领导当过秘书。中国入世后,我们都想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我工作几年后就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全职学习MBA。
清华毕业后我去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再之后,机缘巧合下我就出来创业了。有意思的是,今天回头看,我发现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在中远的这段经历:做船员的经历让我感悟到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做秘书的经历让我有了总揽全局的体验。
在中远做船员,是在1999年、2000年那会儿。当时世界上80%的海盗事件都发生在马六甲海峡,而我们每次从中东运油回国都必须经过那里。油轮在满载的时候船舷很低,很容易成为海盗攻击的对象。所以每次经过马六甲,船长都会召集所有船员拿着高压水枪和消防斧头,站在甲板上来保卫这条船。有时我们还会和海盗隔着一段距离对峙较量,其实较量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信仰,就是一定要相信我们能够安全渡过这一关;第二是耐心,当你跟海盗对峙的时候,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当你所有的防备都做好了,海盗也不敢轻举妄动。虽然是完全不同的经历,但想想这不就是今天我们经常说的企业家精神吗?
第二段经历是给领导做秘书。秘书是一个职位貌似不高,但影响力比较大的角色。首先得跟领导一起思考战略、思考组织、思考落地执行,这跟今天泰合做的研究赋能是一样的;第二需要做大量沟通协调、谈判组织的工作,秘书岗位处在上传下达的关键位置,这能让一个人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训练自己在一个大组织中的位置感和分寸感,这和今天泰合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也是一样的。因为交易过程中要请会计师、律师、商业尽调机构,还要协调新老股东、公司团队及各机构的诉求和利益,从而达成各方共赢的交易。
陈爱海:创立泰合资本时,你和合作伙伴对市场是如何判断的?
#p#分页标题#e#宋良静:2012年,那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市场。喜的是移动互联网爆发,忧的是当时资本市场正处于低谷,一级市场缺乏流动性。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感谢2012年,我们常说没有伟大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我们都是靠着时代的红利发展起来的。
跨越经济周期需要“价值观驱动”
陈爱海:有人说那些年的创业是疯狂的,到近年才转为理性。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宋良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过去几年市场经历了很多风口,也有很多模式被证明是“伪风口”。当前的市场确实有一个趋势,就是由泡沫转向相对理性。但换一个视角看,历史上不少伟大的故事早期都来自于一些疯狂和非理性的创想。例如苹果,当时大家都在讲顺应用户需求,而乔布斯偏要创造需求,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当年看起来非常疯狂的想法。过去十年来冲出来的百亿美金公司,当年不少都被诟病为疯狂,也有不少是钱烧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关键还是在于本质判断。
陈爱海: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里面,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起高楼”,看它“宴宾客”,然后看它“楼塌了”,这种案例非常多。未雨绸缪,企业家应该怎样应对可能来临的新一轮周期?
宋良静:这确实是对所有人的挑战,但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我认为应对周期,一方面是做更多前瞻性的研究,另外一方面是做复盘。做成功的企业没有捷径,只能在摸爬滚打中不停地去看在哪里犯错,然后总结规律、回归常识,力图把算法模型变得更加精准。
虽然很难说谁经常复盘,他下一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通过不断地复盘去理解常识、理解规律、理解法则,这个应对一轮又一轮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则是不会错的。
陈爱海:现在很多企业都说遇到了挑战和严冬,你怎么看?
宋良静:寒冬还是暖春,这是自然规律,永远都有,但为什么有的企业成功跨越了寒冬,有的企业却没有?我们需要研究长期存活下来的企业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它们长寿背后的底层要素是什么?
全球目前存续超过2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有5500多家,其中日本有3100多家,7家历史超过1000年。为什么这些企业能普遍长寿,穿越冷暖周期?学者们调研出的关键词,排在第一位的是“信”,讲信用;第二位的是“诚”,要真诚;第三位的是“质”,讲质量,有工匠之心。这些是长寿企业底层的信仰。能不能够穿越周期、基业长青,如果只有一个秘诀,我想最终一定是长期价值观。价值观是什么?是面临大是大非的时候,是遇到困境或绝境没有人给你建议的时候,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是当你跟客户、同事、合作伙伴打交道时,所坚守和奉行的行为准则。
用“崇岭计划”赋能新经济企业
陈爱海:泰合资本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发起了面向新经济企业家的学习型组织——“崇岭计划”。你们是一家财务顾问机构,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
宋良静:对“崇岭计划”这样一个新事物的思考,要回到个人与时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上来。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脱离所处的时代,企业边界越扩越广,占有的社会资源就会越来越多。当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就必然要与国家和社会的主脉搏产生共振。这就要求企业家既要了解历史,也要认识当下;既要了解中国,也要放眼全球。我们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一起创办“崇岭计划”,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新经济企业家们,更好地把握未来十年国家政治、政策和经济的大趋势;更好地思考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组织落地等问题。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同时,创业是极其孤独的事情,我们希望企业家学员们以“崇岭”为信任的纽带,把“崇岭计划”打造成一个安全互信、完全能背靠背交流的精神家园。
陈爱海:具体而言,这个组织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宋良静:首先,“崇岭计划”以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师资为主,授课老师很多是中国政策的制定者和研究者,他们最了解我们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历史和未来。新经济领域的企业家对新鲜的、趋势性技术的商业判断非常敏感,投资知识,但他们需要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环境中来。不懂趋势,跑得越快,跌得越狠;只有懂得趋势,才能顺势而为。我们希望通过“崇岭计划”,帮助企业家在宏观政策和宏观趋势方面建立更强的认知,这样才能跟国民社会的发展更合拍,产生更好的互动和共鸣。
#p#分页标题#e#第二,很多企业家都会谈到组织设计问题。当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企业的使命、愿景要不要调整?价值观和初心能不能继续被新来的人接受?KPI等关键指标的设置是合理的吗?现有的组织架构,是让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去奋战,还是会形成山头文化,最后只关心个人的目标?这些组织治理的问题,是大家的普遍痛点。在“崇岭计划”,我们会邀请那些已经成功的企业家来做深度分享,企业家之间也会有很多破冰、探讨和PK,这些都会帮到大家更好地应对企业的战略和组织问题。同时,“崇岭计划”很多企业之间都存在交叉合作的机会,有了这个信任纽带后,大家资源整合的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网站后台 » 【爱评论】泰合资本宋良静:赋能新经济企业家 与国家和社会共鸣
免责声明:本文由tzshuo.com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